登录个人中心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首页 > 科普宣传

警惕!化妆品宣传中常见的伪概念

信息来源:化妆品监督管理处  | 发布时间:2023-12-25

近年来,化妆品产业和技术急速发展,很多不良商家利用包装着科技外衣的“伪概念”进行产品宣传,给消费者带来误导和困扰。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切忌落入下列10个伪概念陷阱中。

伪概念1 药妆

早在2010年,原国家食药监局就已发布《关于加强化妆品标识和宣称日常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将标识和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等夸大宣传、使用医疗术语的违规行为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重点之一。2011年,原国家食药监局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妆品违规标识监督检查的通知》,再次重申要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套用冒用批准文号(备案号)或在产品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标识和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等夸大宣传、使用医疗术语等违法违规行为”。化妆品宣称涉“医”“药”均为违法宣传。处方、药用、治疗、解毒、抗敏、除菌、无斑、祛疤、生发、溶脂、医用面膜、瘦身、消炎,都属于此类。

伪概念2 干细胞

国家药监局修订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中,未收录名称含有“干细胞”的化妆品原料。目前,也没有任何干细胞相关的化妆品原料进行了注册或备案。

2021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干细胞广告监管的工作提示》,针对市场上含有“干细胞”内容,声称能抗衰、美容、控糖、抗癌等宣传作出工作提示。表明除个别疾病的临床应用和临床研究外,干细胞疗法在抗衰、抗癌、美容等方面既没有相关研究,也没有临床依据,宣扬“干细胞”能抗衰、抗癌、美容等广告均为虚假违法广告。

2021年9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科普文章《“干细胞化妆品”是个伪概念》进一步明确,在卫生健康部门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中,尚无干细胞在美容、抗衰方面的研究。文章指出,“植物干细胞”本质上是一类植物细胞,只能分化为其他类型的植物细胞,不能分化为人的细胞。植物来源的原料添加至化妆品中,主要通过其植物化学成分发挥作用,与其是否为植物的分生组织无必然关系。一些商家宣称化妆品中含有“植物干细胞”,容易使消费者误解认为植物分生组织对人的细胞具有分化作用。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标签禁止标注“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化妆品的标签宣称含有“干细胞”,违反了化妆品标签管理法规规定,应予禁止。

伪概念3 EGF(表皮生长因子)

2019年1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一)》,指出寡肽-1和人寡肽-1(EGF,表皮生长因子)非同一种物质。寡肽-1收录于《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2015年版)》,一般作为皮肤调理剂使用。而人寡肽-1未被收录于该目录,一般在医学领域使用较多,临床适应证为外用治疗烧伤、创伤及外科伤口愈合,加速移植的表皮生长。由于分子量较大,EGF在正常皮肤屏障条件下较难被吸收,一旦皮肤屏障功能不全,细胞增殖不会进行选择,恶性和良性细胞都会加速生长,可能会引发其他潜在安全性问题。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EGF不得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因此,化妆品宣称含有人寡肽-1或EGF的,均属于违法产品。

伪概念4 活性微生物

不少商家宣称其化妆品中添加了活性微生物,有助于修护和滋养皮肤。其实,无论是活酵母、活乳酸菌,还是活益生菌,都不能添加到化妆品中。活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变异不但有可能分解化妆品所含各种成分,而且还可能出现其他复杂性产物。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化妆品中微生物指标限值有明确规定,眼部化妆品、口唇化妆品和儿童化妆品中菌落总数不得超过500CFU/g(CFU/mL),其他化妆品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0CFU/g(CFU/mL);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得超过100CFU/g(CFU/mL)。因此,所谓添加活性微生物是一个伪概念。

伪概念5 基因修复

目前,在护肤领域中宣称为DNA修复酶的主要有乳酸杆菌发酵物、拟南芥提取物、微球菌溶胞产物和浮游生物提取物。上述DNA修复酶成分本质上属于蛋白质,为大分子物质,单纯靠涂抹无法透过皮肤屏障,到达真皮层。即使采用脂质体技术对其包裹,也难以达到理想的“基因修复”效果。

与此同时,基因修复不属于我国规定的化妆品功效宣称范畴,凡是涉及相关词汇的宣称均属违法。

伪概念6 量子科技护肤

量子是一种物理概念,并非实物粒子,其定义为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最小单位称为量子。

因此,部分商家化妆品标有或宣传的“量子科技护肤”“量子面膜”等都是伪概念。

伪概念7 注氧/富氧

注氧精华、富氧泡泡面膜等护肤品主要是利用氟烷、氟醚等物质的挥发性来起泡,并非商家宣称的“注氧”“富氧”。

氟烷、氟醚对人体皮肤没有任何功效,所谓通过“含氧”泡泡深入毛孔,吸附溶解毛孔里面的污垢和油脂等都是商家的虚假宣传。

伪概念8 黄金美容

近些年,不少化妆品标榜“黄金美容”“黄金焕肤”,宣称深入到肌肤的黄金能有效释放出活性成分,促进胶原蛋白生成,使皮肤变得紧实、有弹性;还能消除自由基、抗氧化,长久防御肌肤老化。事实上,黄金本身属于惰性金属,不具备氧化还原性,也无法被皮肤吸收。

而对于“纳米金”概念,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曾提出警告,医学界对纳米微粒与肌肤相互作用的研究非常有限,除了深入肌肤的功效有待验证外,更要注意纳米微粒是否会对肌肤及人体产生长期性的影响。黄金、铂金在化妆品中是否具有护肤功效,国内外均无相关权威试验数据或文献报道予以证实。

伪概念9 械字号面膜/医美面膜

2020年初,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化妆品科普,明确不存在所谓的“械字号面膜”和“医美面膜”。上述产品其实是医用敷料,属于医疗器械。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医用敷料,可分为外科敷料、接触性创面敷料、包扎固定敷料三大类。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医用敷料命名应当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要求,不得含有“美容”“保健”等宣称性词语;不得含有夸大适用范围,或者其他具有误导性、欺骗性的内容。因此,“械字号面膜”和“医美面膜”均属于伪概念。

伪概念10 食品级化妆品

2021年10月,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科普文章,明确“食品级”化妆品是对消费者的误导。化妆品和食品是两种不同类别的产品,依据不同的法规规定,适用不同的产品标准、原料要求、生产条件等,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食品级”化妆品。

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标签禁止标注“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化妆品的标签宣称“食品级”“可食用”等,违反了化妆品标签管理的法规规定,应予禁止。《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中也明确指出:儿童化妆品标签不得标注“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者食品有关图案。

(摘自2023年12月21日《中国医药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