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首页 > 科普宣传

牙膏,你选对了吗?

信息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9-21

6月29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发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按照条例规定,牙膏参照条例有关普通化妆品的规定进行管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牙膏应该如何选购和使用呢?

含氟牙膏对人体有益无害吗?

提起预防龋齿,很多消费者会想到含氟牙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含氟牙膏虽然具有预防龋齿的功效,但同时也具有副作用,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氟牙症。

目前,大多数标注含氟的牙膏或标明添加单氟磷酸钠的牙膏,都突出强调氟对牙齿的益处,对其所含氟化物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却很少提及。

含氟牙膏虽能有效防治龋齿,但使用不当会导致氟牙症。氟起到预防龋齿作用的浓度与其产生毒性的浓度很接近,不小心摄入过量氟后,牙齿会产生斑点,这就是氟牙症。氟牙症的患者多为儿童,这是由于儿童刷牙时误吞牙膏的可能性较大,容易造成氟的摄入量加大。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多数牙膏一般无使用须知、适用人群和推荐用量。

专家建议,消费者使用含氟牙膏时,每次的使用长度最好不要超过1cm,儿童最好不要使用含氟牙膏,或在家长指导下慎重使用。

美白药物牙膏是人人适用吗?

当前,具有美白功效的牙膏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美白牙膏的使用应因人而异。

美白牙膏大多数加入了酸性化学成分,并通过内含的摩擦剂与牙齿表面的色斑发生物理性摩擦,使牙齿恢复本来的颜色。传统美白牙膏虽然多种多样,但除了味道与功效不同,其美白成分几乎相同。对于不同使用者来说,由于牙本质和饮食习惯不同,使用美白牙膏的效果也不相同。而美白牙膏选用不当容易发生副作用。

实际上,美白牙膏是一种药物牙膏。一般来说,药物牙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虽然会对牙齿疾病患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但对牙齿健康的人群并无特别效果,选用不当还容易发生副作用。而且,牙齿疾病患者选购药物牙膏也应慎重,不要长期使用。

目前,我国只有普通牙膏的标准,尚无关于美白药物牙膏和其他药物牙膏的详细规定,添加了药物等其他成分的功能性牙膏也是按照使用习惯分类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虽然药物牙膏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具有相应的检测标准,但这些标准并不含有药品功效方面的检测要求。

由于没有统一标准,一些美白药物牙膏在包装上并未标明儿童与成人等使用对象的使用区别,而实际上,成人与儿童在这类商品的使用量、使用频率等方面应有所区别,否则可能会带来副作用。因此,在选购美白牙膏或其他药物牙膏时,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购买。

加钙牙膏可以为牙齿补钙吗?

牙齿表面有一层很薄但很硬的牙釉质,这层牙釉质90%以上由钙组成,是对牙齿最好的保护。牙齿一旦完整长出,造釉细胞就自然消失,而且不会再重新产生。因此,牙齿长出后是很难补钙的。

因此,牙膏里添加钙能对牙齿起到保护作用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预防龋齿最关键的,是通过正确的刷牙方法和窝沟封闭技术预防牙齿的钙质被酸腐蚀,一旦钙被酸腐蚀,就是不可逆的,只能通过补牙来治疗。

实际上,只有在人体极度缺钙时,牙齿才会出现缺钙的情况,而一般条件下,人体缺钙不会在牙齿上表现出来。所以,通过人体补钙的方式来补充牙齿的钙缺失也是没有意义的。

牙膏种类需要定期更换吗?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牙膏可分为普通型和疗效型(即药物牙膏)两大类。

普通型牙膏的主要成分包括摩擦剂、去垢剂、泡沫剂、综合剂、保湿剂、调味剂、防腐剂、香精等。疗效性牙膏既有普通型牙膏的机械性摩擦、去污、清除口臭的作用,还能抑制口腔内多种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总是长年累月使用同一种牙膏,不愿意或没想到要换用另一种牙膏,而这并不利于口腔健康。尤其是不能长期使用疗效性牙膏。这是因为,疗效型牙膏在抑制致病菌的同时,也抑制了部分非致病菌,打乱了口腔内细菌的生态平衡,长期使用会导致菌群失调。此外,长期使用同一种类的牙膏刷牙,还会使某些有害的口腔病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使牙膏失去灭菌护齿的作用。

因此,为保障口腔健康卫生,应经常更换牙膏种类,更换时间以1个月为宜,普通型与疗效型牙膏交叉使用口腔保健效果会更好。

如何为孩子选购牙膏

有调查显示,在儿童龋齿患病率降低的同时,患氟牙症的儿童数量却在增加,原因是控制能力还不完善的儿童容易吞咽含氟牙膏,而摄入的氟过多容易患氟牙症。所以,儿童不宜使用成人牙膏,而应使用含氟量较低的儿童牙膏。儿童预防龋齿首要的方法是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牙科专家建议,3岁以下的儿童应禁止使用含氟牙膏,4~6岁的儿童应在大人指导下慎重使用,7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但不得将牙膏吞进腹中。此外,在刷牙时还应注意牙膏使用量,最好每次只使用黄豆粒般大小,最长不超过1cm。

此外,儿童一般不喜欢薄荷口味的牙膏,家长在为儿童挑选牙膏时应尽量避免此类牙膏。而对于水果味的牙膏,儿童易直接吞食,也需家长多教育和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摘自2020年0716日《中国医药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